
在得知五倍券即將發放之時,打算等網站上線後研究數位券的優勢及綁定方式
首次透過 SEO 搜尋結果進入官網後看到的畫面如上(不過我這個截圖與當時情境不符合,當時在數位標章的這個區塊應為共同綁定的字眼),先是愣住了一下,因為不曉得要從哪邊開始點擊進入?在這個頁面是無法看到五倍券使用方法,若點擊左上角第一個區塊「數位五倍券 – 個人綁定」,換頁進入新一頁後,才能在導覽列 (Navigation Bar) 看到其他單元(如下圖)。

且首頁的怪談尚未結束,頁尾 (Footer) 第二句提到「振建議使用⋯⋯」,特地去查了是否有這種用法,沒有查到相關結果,推測是錯字沒有抓到蟲。


原先最令人困惑的是個人綁定 v.s. 共同綁定的區別是什麼?光是這點在網頁裡找來找去耗費不少時間,直覺想到對於長輩而言這個網站相當不友善,連年輕人都需要花時間研究了,長輩的網站體驗相對更差。
進入個人綁定的頁面後,會看到下圖

右下角的紅包,讓人以為是電商網站😜 點擊後卻又跳回到首頁,這才瞭解原來是回到首頁的意思呀!
而主畫面的 3 大重點,其實也不曉得差別是什麼,我認為在這個網站裡核心問題即缺少最基本的「產品/服務介紹」,以功能面來說很直覺的瞭解是「信用卡」、「電子票證」及「行動支付」這 3 種,但是民眾會不曉得在看到這 3 種方式的前一步要思考的,那我要先知道差別,才知道要點擊哪一個進入?
舉例,如果可以提供 3 種類別使用的情境,信用卡可以支援在超商、各大通路等,回饋OOO等;而行動支付的限制是什麼,可能要基於某些條件及消費門檻材可以使用等。
先透過消費使用情境或是比較表,放置在這 3 個 Banner 上方,我覺得可能都是比較好的做法。
我個人是想選擇信用卡作為綁定方式,因此優先點擊第一個按鈕進入,會看到下圖

每一個銀行都是一個按鈕,點擊後會外連到銀行的振興五倍券活動頁面,有空也可以欣賞一下,百家爭鳴,想必各 PM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活動趕著開發上線,提及銀行自身的回饋優惠以外,也必須提及適用的通路及相關限制,有些活動頁「看起來」只是從其他的網頁改內容直接貼上而已。
「電子票證」及「行動支付」的頁面也是呈現這樣的方式,在這個單元我認為可以加入搜尋框 (Search Box),加速民眾直接搜尋常用的銀行或支付方式。

點擊進去,寫文當下目前還沒辦法更新(2021/10/08)之後再更新。


郵局的部分點擊後會直接外連到中華郵政的活動頁面。(https://subservices.post.gov.tw/post/internet/5000/reservation/index.jsp)

加碼券應該是僅次線上或紙本 2 選 1 之後就會點擊進入瞭解的單元,一進去就需要先進行身分認證,又是一個政府認為不需要先多加解釋的單元😌
這邊的介面 (UI) 與 1922 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 一致,對民眾來說沒有學習門檻,但我猜剛進入時應該還是會有和我一樣感受的人,會痾了一下。


同上一 part 進去即進行身分認證,但是這個單元為查詢之所需,我認為合理。

最後來講中間區塊 banner 最左下之數位標章這個單元,是我覺得最有誠意的單元,但可能也跟這個單元是相較其他單元最晚才釋出,比較有時間可做內容的調整有關。點擊此區塊後會呈現如下圖畫面:

終於,出現了服務說明的介紹,捲軸往下拉(參考下圖)也可以針對你/妳是民眾還是店家做 2 選 1 的按鈕點擊進入,清楚且直覺多了(好的部分還是值得鼓勵👏👏)
對了,圖片右下角灰底的三角形圖示常駐於全站,是回到頂端的功能 (Back To Top),好奇最終怎麼決定要放在這個位置,歡迎討論!

另外,想補充針對導覽列 (Navigation Bar) 發現還有一個懸疑的點,若點擊 Logo 按鈕

會連結到一個我認為更像首頁的地方,他的網址是:https://hpm.5000.gov.tw/Default.aspx
但我嘗試從自然搜尋結果或是行政院全球資訊網-政策櫥窗,都是登記與查詢的頁面:https://5000.gov.tw
推測是便民的關係,主要還是以登記與查詢的需求為大宗,因此是否每個人都可以知道及看到「類首頁」就憑運氣了,取決於有沒有剛好點擊到五倍券 Logo 按鈕。

在行動裝置的部分,符合響應式網頁 (RWD) 先打個勾✔



瀏覽完振興五倍券的網站後,感想是還有許多可以優化的項目,但理解因應政策上線較為急迫,但做好網站的品質確認(Quality Assurance, QA)仍是重要的一件事,至少要避免錯字、顧及到用戶體驗的基本功能,進而持續優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