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從數位行銷背景轉換為產品經理時,我認為最大的差異來自看事情的面向由小變大,由於產品經理需要兼顧的面向非常廣泛,行銷宣傳推廣變得只是產品開發工作的其中一環。本次我想分享如何將產品人的思維與數位行銷結合,從產品設計思維到實際營運佈局,以官網及 Facebook 粉絲專頁瞭解對於如何達成產品宣傳目的。
網站 Website

對於企業品牌而言:官網就是門牌,儘管目前社群渠道可能被視為常見的主流平台,如 Facebook, Instagram 等,一旦遇到消費者主動搜尋某些資訊內容,顯然這樣獲取資訊的行為意圖非常明確,因此如何讓品牌官網於自然搜尋引擎的排名表現,進而讓消費者直接看到品牌網站為之重要。
坊間非常多官網建置廠商,小至可以像我一樣用 WordPress 自架網站、大至將品牌網站添購更多附加功能,如電子商務功能、串接金物流、甚至是後續行銷策略規劃等。我建議可以先依照目前品牌的目標定位及預算考量,不見得要將官網質感一次到位,依舊可以於上線後持續優化調整。
但本次並非教各位如何建置網站,而是想與各位分享的是過去我在協助品牌官網建置時,如何利用官網這個媒介進行產品品牌的行銷策略推展。
💡 產品幾分熟 觀點
必須瞭解官網資訊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A),強化產品介紹頁面可應用的篇幅、或是在品牌公司歷年重要記事可以嘗試突顯產品里程碑。
所謂瞭解資訊架構為先拆解品牌官網目前設計的架構,掌握哪些頁面可以放入產品宣傳內容,舉例來說「產品介紹頁面」應是最容易也最需要被強力曝光的頁面,但是否想過要怎麼進行設計佈局?
在官網風格設計時,全站的風格(tone and manner)會是一致的,想像 LOUIS VUITTON® 奢華精品調性,網站風格也須符合這樣的調性,如同以大篇幅的模特兒圖片搭配每一屏間距行高控制得宜的做法,保留無限的空間感,試圖於官網也彰顯品牌風格定位。
身為視覺化動物的我們,已經很習慣搶先關注圖像化的資訊,進而留意文字說了些什麼,在官網上的內容也是。因此可以先以圖片、相片或影片等圖像方式做規劃,再加入言簡意賅的文字說明,講重點即可,做出一些有機會幫助訪客帶走的印象文字。

我認為核心宗旨是如何將產品的特色「真的」都在官網上可以透過「設計編排」而道盡。也就是所有的安排都是需要被設計過的,除了考量內容產出(Content)質量,要留意的是敘述產品特色或是故事要符合一定的脈絡,最後才將互動效果考慮進去。
舉例:試想使用者進入畫面的第一屏,你/妳希望讓他看到什麼內容?以及是如何被呈現的?是從四面八方像是 PPT 的進場效果、還是簡單的淡入效果即可?我認為產品經理經常去帶著「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思維很重要,究竟希望訪客可以先取得哪些資訊、而哪些又是相對次要的資訊?而這樣佈局對產品開發團隊及產品宣傳的力度來說是否足夠?
接著預期使用者會繼續向下瀏覽資訊,這時候是不是要運用視差捲動(Parallax Scrolling)的功能提升互動性?讓訪客可以感受到這個網站是充滿生機的,不會一味的純靜態畫面了無新意。這部分可以先由產品經理先做預想的互動效果,並記得要再與前端工程師討論可行性及時程。
另外補充,數位行銷人員通常取得網站之網址,用以做行銷宣傳應用:投遞廣告、貼文曝光、口碑行銷等,除非本身是廣告公司一員,可以在網站建置期間即將產品宣傳的一些想法和品牌主(其客戶)討論,否則一般來說數位行銷人員都是被動的只能直接使用這個網址,網站架構與內容基本上與自身無關,但這對於後續各渠道的宣傳可能連帶有影響,包含到達網頁體驗不佳、官網產品介紹的訊息不夠完整等。針對這點只能透過與品牌主溝通部分建議調整資訊,做為官網優化參考,因老實說對於品牌主行銷窗口來說,官網的主控權也不見得在他們手上,只能盡量給予意見跟持續努力優化改善面向。
粉絲專頁 Facebook Fan page

針對粉絲專頁曝光產品資訊的宣傳是我每個月都必須要做的事情,我會把這件事歸屬於「產品營運」的一環。因不像官網的內容調整,主要的開發工時會落在首次開發或是啟動改版計畫,後續的維運都是調整官網內容頁面的資訊(Content)。
每一篇的粉絲專頁貼文(Post)會先明訂一個主軸,其實就和全世界的小編在發貼文的心聲是一樣的,總是要先決定這篇貼文的目的是什麼?以 SaaS 產品來說,貼文內容可以分成幾個面向規劃:
產品功能介紹
針對新上線的單元或是細部功能介紹,要留意的是對於新訪客來說,對於你/妳的產品很可能是一無所知的情況,這邊要小心陷入不可太著墨在強調「產品規格」面的說明,因為在粉絲專頁上的目的是要引起潛在用戶的興趣,所以貼文的文字內容與素材安排要簡潔明瞭,盡量以情境式的意象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在講什麼產品、使用後可以獲得什麼好處?
產品版本更新
對於數位軟體產品每個版本都有他的專屬 ID 也就是俗稱的版本號,但對於消費者來說根本不在意現在是哪個版本,只在意所以更新後會有什麼影響?因此在貼文溝通上,版本號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強化為什麼迎來本次的更新,調整了哪些地方?但做產品的我們都瞭解這其中夾帶了一連串的內容,可能包含:新功能上線、Bug 修復、效能優化等。可以採取列點列項式呈現該版本重點,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也預告下次更新時間是什麼時候。另外補充一點,以 Google 家的 Google Analytics (GA) 粉絲專頁,其貼文很多也是簡單的一兩句話簡述而已,可以作為參考。
產品應用案例
這部分比較接近案例分享(Showcases),當產品已經進入銷售階段並成功為客戶獲得生意上的機會,產品經理則要開始準備規劃案例撰寫,當然也需要協同前端業務的協助,請他們提供客戶實質的回饋感想,必要時也需要簽署授權文件。在此規劃的方向可以提到一些案例之所以成功的關鍵數字指標或是具體的事蹟,例如:提高 20% 營業額、於 2 週內銷售一空。
活動宣傳資訊
適用於舉辦產品線上或線下發表會、或是直播教學等情境,會先請視覺設計師設計符合本次活動的活動主視覺(Key Visual),接著各行銷渠道會依循這個主視覺進行素材與內容規劃。在此的貼文目標是提升曝光數(Impression)、也可以設定名單型廣告(Lead Ads),呼籲訪客看到此篇貼文訊息後有強烈意願參與活動。
💡 產品幾分熟 觀點
經營品牌粉絲團可以預先制定對應的一些主要貼文產出的內容格式(Format),讓訪客在瀏覽粉絲專頁時可以很快分出每篇貼文代表的核心重點,像是「只要提奧產品更新時就會出現某個 icon 或其他視覺圖示」、「習慣每週一上午 10 點收到這個粉絲專頁釋出的每週關鍵指標貼文」⋯⋯ 這些都有助於讓訪客變成回訪客後對於品牌的連結度提升。
對產品經理而言產品行銷階段必定是最需要審慎規劃的一環,特別是如果是在新創公司或是並沒有獨立行銷人員協助進行廣宣的話,強烈建議產品經理自己擔起此責任,藉此可以確保自己與團隊辛苦開發出的產品最後會以什麼面貌問世是很重要的!